Archive for December, 2005

炫燿的吃

December 29, 2005

黃于瑞 
 本篇要討論的是社會學中的「炫燿財」。

  在餐桌中的繁複禮節、食物的精緻與否、在哪裡吃,這些都是炫燿的一種。首先,越是繁複、細緻的吃法甚至反映出階級間的差異,例如西方的貴族,喝下午茶用的杯子杯耳很小,因為,杯子對他們來說不是用拎的,而是用捏的。飲食中表現出自然良好的訓練,在現代社會中似乎很重要,越有體面的表現,越能進入較為「文明」的世界。食物的取得容易與否及其細緻度也反映出階級,能吃得起的必然比無法負擔的擁有較多資源,例如在長榮桂冠吃飯和在路邊攤吃相比,給人的印象就有落差(雖然長榮桂冠也沒有真的很好吃,差不多價位或是更低一點可以找到更棒的)。而這樣「吃」的分隔一直到現在仍舊如此,我很好奇的是,是不是「炫燿」會隨時間便成一股流行?

對家境較富裕的人而言,花四五百塊以上的餐點可說是習以為然,甚至是養成了挑嘴的毛病。餐點反映出階級的差異,又尤其在金錢的富裕上,當然文化也有所影響,可是,我認為資源的取得對「吃什麼」的選擇的影響更大。在時代變遷中,「吃」變得跟其他名牌一樣,在大多人都可能負擔後,便會想要擁有。一旦大多數的人可以輕易的擁有,於是就變成一種流行-「大家都要有,所以我也必須有」的心態。

吃這些東西要炫燿給誰看?宴會是最好的炫燿方式,尤其是婚禮的喜宴,越體面越能反映兩家富裕或是婚禮的隆重以及謹慎,除了表達這婚宴的喜氣,也是間接被象徵為兩個人愛情的深厚。之前看過一些報章討論婚宴,有些人對婚宴的重視,被形容是宴會結束後是賺錢償還的開始。真是花費了大量的金錢,十足的誇富宴形式。

平常的吃呢?「拒絕」變成了間接表達自我文明的習慣,尤其是以強是文化主導的西方社會,例如不吃鯨魚、不吃狗肉。它也會是表達社會化後階級間不同的教養的方式,例如不願用手抓東西吃、或是不吃「骯髒」的食物。逐漸分開階級的食物,它們本身是中立的,最終走向不同路線的來自人們給它的定義,例如吃鵝,同樣的烤鵝在高級餐廳吃或是路邊的燒蠟店吃其實都差不多,老實說,高級餐廳也不見的比路邊攤好吃。在哪裡吃,還有一個更有趣的定義-例如這隻鵝在A燒蠟店中來自嘉義、B燒蠟店的鵝來自法國的普羅旺斯,就算價錢一樣,後者卻能有機會變得比前者「高級」許多。這些特質充分的彰顯出資源的獲取影響了吃的選擇以及點出階級的分界。

  眾所皆知的「名牌」食物是否更有價值?例如相同是鮮乳,林鳳營的就是比同集團另一個名稱的味全鮮乳高價甚至受歡迎。當然它受廣告以及形象建立的烘托故有所影響,這邊跟老師提供的讀物有所連結,與「小時候吃過所以長大會吃」(Elias)較無關聯,跟Simmel的「人追求異質化也同時追求均等」的論點很像,因為鮮乳在台灣頗為普遍,大多數的人都喝過,不過相同的鮮乳卻有很多選擇。到底人「吃名牌」是因為對此產品的認知(至少喝過一次,或是受形象吸引)且自己真的喜歡、還是社會建構(因為我這個身分該喝好一點的,所以我應該喝這個牌子)?

  在台灣仍有其他有趣的現象,例如在高價餐廳吃飯,真的在階級上會有所區隔嗎?在大飯店吃飯是一種炫燿,然而,很多大飯店的定位本身就很模糊。高價餐廳的空間應有的特色在於「安靜」、「私密」卻又不乏「炫燿」,現在卻有很多餐廳達不到這項要求-甚至連食物也不夠精緻。有些餐廳的下午茶把整個世界都裝了進去,你可以吃到各國美食,卻把其中的細緻銷毀了。例如你可以在大飯店吃到握壽司,卻看不見餐廳對食物的嚴選以及神聖性,遠不如專門的日本料理店細緻。

  真正的文化在飲食中反而沒有那麼明顯,還是可以看到來吃高級自助餐的人還是喜歡吧盤子堆得很高、冷熱混盤,或是在「多元得足以裝下世界」的方面舉例, 綜合了各式的料理,吃東西的道具剩下簡單的相同大小規格的叉子、筷子、湯匙以及刀子,吃的繁文縟節沒有了,剩下的是「吃錢」以及「吃爽」。

  受歡迎的大餐廳限制吃飯的時間,也是對高價餐廳其本身的高貴性的削減-吃得既緊張又粗魯。人花錢買不到時間,要買到時間又要花更多錢-於是只能說「吃得貴等於高級」變得更遙遠,一兩百元的火鍋大家不稀奇,五六百的認為其實可以吃得不錯(也許能買到較高級食物但是買不到時間:「小姐,因為很多人排隊所以妳只能吃二十分鐘!」),但是一兩千塊說不定又更好(說不定可以買到時間與空間)。

  越來越多人能消費得更高,越來越奢華的東西開始出現,例如在香港,吃了一碗十五元的麵(台幣約六十五),同樣價錢卻可以買一個小包包。食物漸漸變得不像是生物需求,昂貴的價錢不一定是為了吃飽,更多因素指向吃東西是吃一種炫燿、或是吃一種「感覺」。

  這麼去推論,是不是最後真正「吃得好」會回歸到家庭?過去家庭中吃飯偶爾外食可說是「出外吃點好的」,可是現在在外面的餐廳變成只能買到比較難弄到的食物,現在越來越少人在家庭吃飯,而高級的「吃」就是在新舊間反轉才變得高級,例如:糙米飯在過去不紅,現在卻成為新的健康食物指標;外地低廉的東西因為難以得手所以變得高價:年菜7-11賣的比建國市場好吃;以前覺得科技食物例如罐頭很棒,現在卻要求現殺現採。說不定未來最高級的是在家吃飯也難說。

  回到之前的問題。在飲食裝進了世界這一點來看,若把吃的種類縮減,往精緻單一的路線進行,是否可以增加「吃的神聖性」?又不必然,因為無可避免的,奢華氣息的沾染引來越來越注重包裝的結果,導致形象比實質重要的現況。人購買的不是其內容物而是附加價值,正好呼應Bourdieu的「日常生活實踐﹙practice﹚=習性﹙habitus﹚+資本﹙capital﹚+活動領域﹙field﹚」。買東西的人買了什麼的差別越來越大,但是「炫燿」卻無法被消解。

  即便是專門的壽司店,也因為包裝而出售過於高價的食物。例如在魚市買的現殺生魚片與市區的高級日本料理店相比,總感覺怎麼都不一樣。奢華在生活中生根,一個五十元的便當只能在學區看到(東海比較多,現在連台中第一高級中學附近都很少),其他漲價的原因不只是因為物價飆漲,也可能是因為新潮流-大家都認為買貴是正常的。

  炫燿財也變成生活中社交的一部分,在食物中也顯露無疑。因為「品味」建立出各個階級吃的樣貌,例如今天要談生意,大老闆跟大老闆間不可能去路邊點蚵仔煎來吃,如果今天大老闆跟他家人還比較可能吃路邊攤。當然社交中也包括當地的文化反應,例如台灣人拼酒-不過老闆間會拼好一點的,應該很少用到米酒頭。

  一般來說,食物的分享還能促進人類的感情,除此社交性外,透過炫燿的食物可以增加個人的聲譽。例如今天請大家吃飯,學生間能夠請得起西提,那大家一定會覺得他很有錢(也有可能會覺得凱);今天請喝啤酒、小餅乾,其建立聲譽的效果又跟前者不同。

  生活充斥著炫燿,就算是人類學家調查的原始聚落也充滿著炫燿行為。回過頭看看,現今卡債的新聞,究竟是人不顧一切的消費能力引來奢華的食物、以及購物習慣,或是剛好相反?

速食店的失敗?

December 27, 2005

黃至琪&陳俊廷
速食店的失敗?從東海夜市談飲食業的競爭
以「社會的麥當勞化」為一個起點,從我們生活之中找出一些相關的點來探討,看看是否真的像是書中所提,麥當勞化成為現今世界大家所樂見、速食成為現代飲食的代表,而大家也真的能夠接受?
這篇報告我們將以東海夜市來與麥當勞化作比較與討論,我們東海學生會把麥當勞當正餐的第一選擇嗎?可以明確知道答案是否定的,而原因是什麼?也許有部份人覺得麥當勞套餐100元是貴的,有部份人對於花了100多元吃到的仍是不健康的垃圾,或是認為「我可以花更少的錢來吃飽」,預期在其他地方可以花更少的錢,吃到覺得更好吃、更划算的食物。
這邊提出一個問題:「麥當勞何時沒有吸引力?」書上寫的單純只是麥當勞自己的缺點,並沒有提到麥當勞在外在的環境下是多麼的脆弱,沒有提到其他飲食店給予的打擊!我們預測:速食店在夜市裡面,變得沒有吸引力,也許是他的飲食方式,或是他的價位,特別是台灣這樣一個夜市小吃如此迷人的地方,速食店不會設在夜市裡面。麥當勞化真的無敵嗎?
另外提出一個點,就是「平衡」,我們認為在一般日常生活吃飯的地方,不論是自助餐店、便當店、小吃店,很難看到大排長龍,只有非常少數的店,才會看到一堆人排隊還能吸引你進去等候,同樣吃便當的大家,可能老是習慣吃大頭炒飯,可是今天去看到裡面坐滿,又有一些人等著外帶,預期的心理告訴自己要等很久,很可能就會直接換別家去。但是否麥當勞給我們的預期就是快速所以大家願意排隊?
根據了解東海校門口,以前是有一家麥當勞的,而好幾年前台灣麥當勞也有一次的大縮減,好幾家的麥當勞都關閉,這是否象徵麥當勞魅力的衰退?而過去麥當勞曾經推出的中式飯類餐點,與現在推出的米漢堡,是不是一種對於西式速食的衰退做掙扎呢?
生活中一般的便當店、小吃店,不一定可以享受到乾淨快速,可是他達到了親密和對飽足感的需求,可以吃的飽,可以接受老闆真心的噓寒問暖,麥當勞卻似乎展現的是不人性?代表了異化、過度理性化的範疇?

牛排、火鍋、美感、甜食,誰的日本和韓國。

December 25, 2005

因為志擎和智維,有事無法報告,這星期的三小時提早在第二節就結束了,剩下一個小時,我與幾組同學討論了一下期末報告。
家玲這一組要討論「牛排」這個問題,你們希望可以用牛排等級的方式去看台灣社會的變遷。我想你們可以閱讀一下這篇文章,雖然不是跟你們有直接關係,但是這篇文章有一個政治經濟學的觀點,值得你們參考一下。
http://www.ntpu.edu.tw/~tsa/schedule/schedule.htm劉志偉的美國霸權下的國民飲食。
筱蘭的報告是要做一個比較的研究,至少我是這樣子看,從結構上來看是美國與台灣的韓國華僑家庭企業,這個研究可以參考鄭陸霖的文章,因為裡面有做了粗略的政治經濟學分析,一個有分析價值的個人經驗。
冠穎這一組要討論日本飲食在台灣與在日本,會使用家人的訪談作為分析的文本,這個題目也很有趣,希望能夠突顯出一些文化上的差異,以及特殊經驗與個人生命史的關係。
肥鴿和阿元的報告想要處理「美感」與飲食的關係,我可能還沒有掌握你們的切入角度,所以覺得有點模糊,美感的問題或許在這學期裡面,我們用社會學將他轉化為品味、階級鬥爭、習氣、文化資本等等,但是這對於「美」食這個美字可能是不公平的。你們可以參考邱德亮,交大社文所教授在今年出版的文化研究期刊上的一篇文章,談美食政體的,裡面對於美食學( gastronomy)與美食家的歷史有深入、並且深刻的討論。我希望你們對於「美」的討論可以進入到分析的層次裡去,而不是僅限在描述上面。
智傑與明偉這一組要討論火鍋與中國傳統社會的結構之間的關係,以火鍋作為一個象徵,他象徵著「團圓」的共同體生活,這個題目很清晰,不過我覺得,越清晰的東西就越容易簡化,火鍋上桌以後,桌上可能發生的事情遠比「團結」來得多,在桌上父子反目成仇、親人翻桌同室操戈,鴻門宴這些類似的情況,反而可以看出火鍋象徵的可能是一個複雜的情結。
小幹的甜食,這個問題,看起來還不是很清晰,看起來是個社會變遷的題目,飲食與社會結構的關係,在客家人群聚的社區,保有某種「傳統」的結構,從飲食可以看得到,我記得我在清華唸書的時候,學長帶著我們去吃新竹的小吃;我去同學家,同學媽媽招待了白斬雞沾桔醬,這些我都是第一次吃過,那些小吃,對我來說是印象深刻,客家莊的風味菜與甜食與小吃一般,也表現出強烈的在地性與內在慣性。

其他人,你們這學期要選那一個題目?

楊儒門獄中絕食抗議聲明

December 18, 2005

以下附上楊儒門的絕食聲明。

鄉下人口的流失,耕地面積的銳減,種田人高齡化的趨勢,和年輕人因為觀念、社會價值的轉變,不能也不想承繼種田的工作,在在凸顯了農業問題的惡化。當現有 種田的人漸漸老去,又沒有年輕人肯援手種田的工作時,農業、農村、農民的未來該走向何處?年底要在香港舉行的WTO談判會議,期盼參加的代表能有助於農民 的「未來」。

絕食是一種決心的展現,為的是表達出對於農業困境的焦急與憂慮。持續六天的時間,是一種身體的慾望與心靈的渴求之間的拉鋸戰。要有多大的動力,多強的意志,才能支持繼續地維持所設定的絕食天數,而不受到外界的干擾與身體妥協的動搖?!

一個人的力量有其限度。要真實表達出內心的感受,需要肯定的告訴自己,堅持理想的正當性與不變性,那是一種緩慢而又冗長的過程,並不會因為身繫囹圄而有所改變。深植心頭的那一股力量與熱情,經過時間的考驗,更加鞏固了我的信念。

當上帝關上一扇門時,一定會再開啟另一扇窗,而那一扇窗,正是我所尋求的。

楊儒門 2005年11月21日於北所

引用url

http://cgi.blog.yam.com/trackback/860666

 

台中兩家超過六十年的「和漢」排骨飯。

December 14, 2005

在鄭陸霖的文章「全球在地化的多重軌跡─台北市異國餐飲的時空構成」裡面,提到有一種在日本料理店賣的排骨飯,而這種排骨飯在日本本土並不存在。
這好像是一個奇特的經驗,例如,我們老是在一個地方食用著某種關於另外一個文化的客體,但是他照理說應該很陌生,但是他又與我們很親近,這種親近應該是一種日常生活的歷史過程,一個在日本料理店賣的台式排骨飯,裡面有酸菜和豆腐,當然還有那塊丁骨肉排,這個東西應該可以讓我們說:這麼鄉愁的記憶,我們到底在日本料理店吃著台灣排骨飯,還是在台灣吃著台灣發明的日本排骨飯?

台中的後引日本料理,我去過兩三次,第一次是因為另外一家常去吃的sakura,在同一條巷子的另外一端,歇業了,所以我就與小咪的娘晃來晃去,就晃進去,當然後引在我心目中比不起sakura,因為我總是在吃完sakura後到處逛逛時經過那個紅通通的門口,所以他總是提不起我的食慾,不管我經過多少次,每次都發願要吃他一回。那天因為已經沒有地方可以消解我吃日本料理的慾望,所以我們就進去這間,裡面燈光較暗,服務生都是媽媽桑,我心理就想,來對地方了,因為老店才會這樣有中年婦女,服務比較好又老道。店中間有一台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小推車,原來是關東煮,你一靠近的時候,就可以發現這絕對是美味的天堂,裡面有福袋、筍、苦瓜捲、菜頭等等,重點在你靠近的時候,那個味道,如果是冬天寒流來得時候,會留下眼淚的那種,不過不是去7-11吃關東煮那種吃了會怕拉肚子的那種想哭。
那通常第一次,我都會點最簡單的東西,我們也就點了排骨飯,也就是某種「和漢相生」的排骨飯,我自己覺得味道單純、直接,但是卻又馬上連結上某種記憶,我只記得吃得很快,知道味道不錯,但是絕對不能以豪華相稱,過了很久我只記得那個關東煮實在是令人難忘。
後引的排骨飯之所以沒有讓我留下太多印象的原因,那是因為我吃下去的第一口就想起了「大三元」飯店的排骨飯,那也是一家超過一甲子的飯店,兩家的味道非常接近,而且好多阿公阿婆在吃。
大三元的排骨飯對於我來說是一個記憶,大學暑假時在台中市的電器行打工,搬冷氣、裝冷氣、搬冰箱等等,每天勞力的工作,腦袋卻顯得很清楚,中午時在電器行附近的大三元吃飯,我記得不便宜,跟現在差不多,要快台幣100元,十年前了勒。排骨飯的味道很直接,鹽與醬油跟我的汗水與煙味,構成了一個寫在身體裡的記憶,在那個以為自己在體驗社會的假期裡。

大三元在台中市的民權路往霧峰方向,左轉復興路往德安購物中心的右邊。
後引在電子街那條巷子往第一廣場方向走,或者你從中正路第一廣場的巷子進去也可以。
我在另外一個部落格裡面看到一篇文章,他是一個路過的過客,我想他說了食物的基本特徵,還有照片地圖,值得看看,照片很清楚。

有沒有人看勒?

December 14, 2005

公視「觀點360°」–審判麥當勞:誹謗麥當勞案
Submitted by inertia on Wed, 2005-11-23 16:10. 新聞
11/25週五晚間10:00公視「觀點360°」–審判麥當勞:誹謗麥當勞案 McLibel

靠著兩片麵包中間夾著肉片,麥當勞寫下全球119個國家設有三萬家連鎖店,年收入三百億元,超越許多國家的年所得,這個數字正在擴充之中,它的金黃色「M」字型拱門,可能也是全球小孩第一個認識的企業標誌。

本週五(25日)晚間十點公視「觀點360°」將播出由英國BBC拍攝的紀錄片【審判麥當勞:誹謗麥當勞案】,片中兩位綠色和平組織的成員–海倫.史帝爾和戴夫.莫里斯,挑戰全球最大速食連鎖店集團—麥當勞的馬拉松訴訟案,成為上世紀九十年反跨國企業社會運動中最出名的司法案件,也成為了20世紀「小蝦米對抗大鯨魚」「凡夫俗子的草根民眾VS寡頭菁英的企業統治者」的反全球化先鋒。

這兩位「倫敦綠色和平」的成員,在McDonald店門外散播『麥當勞有什麼問題?』的傳單,內容描述麥當勞的不健康食物、不實廣告、剝削員工、虐待動物、摧毀亞馬遜熱帶雨林、導致第三世界國家的貧窮問題等等的宣傳品,在1990年被麥當勞控告誹謗。

這個被稱為「麥當勞誹謗案」(McLibel),不僅極富戲劇性(麥當勞請了兩個私家偵探團體(共七位)進去臥底,並以龐大律師團對抗兩名沒錢請律師的被告),且已成為英國史上審判時間最長的案子。這樁控告麥當勞的事件,是研究反全球化運動的著名案例,甚至創造出一個「麥毀謗事件McLibel」的單字。

麥當勞誹謗案的意義在於現在有股全球運動,反對根深柢固的企業權力及其惡劣的行為,這並不只是一個人的功勞。在反擊麥當勞後,戴夫和海倫接著向歐洲人權法庭提出告訴,告英國法律違反歐洲人權公約,歐洲法庭被逼得正面回應英國誹謗法的多個基本議題,尤其是英國司法系統明顯的不公正處,允許一方擁有龐大的資源與律師,另一方卻什麼都沒有也沒有法律援助,特別是像這樁誹謗案沒有免費法律援助,在其他種官司都可以取得援助以確保平衡,獲得正義。

Tags: 麥當勞 全球化 globalization

Trackback URL for this post:
http://twblog.net/trackback/644

給我你的帳號

December 14, 2005

只要給我你在wordpress.com的帳號,不用給我提款卡和密碼,謝謝。

貼報告的方式

December 14, 2005

貼報告的方式,第一種,先在wordpress.com註冊,然後回到你的信箱裡面,尋找你的密碼,再到duration.wordpress.com,找到「給我你的帳號」這一篇,然後reply你的帳號,然後我會開啟你的權限,讓你可以逕行貼文章。
第一種的好處,你有一個自己的blog以及你有一個可以在這個網站上面貼文章的帳號,那我也會。
第二種,你覺得這樣很麻煩,那你只想使用reply功能,那你就在這篇中,點選comment,然後reply,不過你也是要填姓名和mail(required)。我看到以後,會幫你重貼成一篇文章。
上課快要結束了,我們並沒有太多時間討論報告,或許期中考以後的上課,花了許多時間在口頭報告上面,我們也沒有太多機會深入的討論。
我想這是一個多人討論的架構,如果我們不能在面對面的生活裡面being together,那就讓我們在這邊試試看。

Dining out

December 14, 2005

915529 陳得元
用餐的過程及選擇的餐廳與參與的人,都可以從中比較分析出他們當中所包含的社會學意義,與自己一同吃飯的人都會跟自己有著所謂的社會聯繫,一種關係。而這篇文章主要是說明外食的影響性,跟隨著餐廳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用餐人口及社會關係。在外食的餐廳分類中,可分為三大項及七大類,有正式與非正式的餐聽;主題餐廳與小酒館之類的;以及比較低價位消費的簡餐、速食店、一般的餐館。通常在台灣比較常見到的是一般的餐館,家庭式的餐館是在此分類中。正式的餐廳就是適合討論公事或任何在公領域方面的活動適合的場所,例如婚宴喜慶,這類的餐廳通常都是比較大型、及知名度比較高的,通常價位也是比較高,而非正式的餐廳通常都是跟自己比較親近的人去的,不用太在意太多的餐桌禮儀,用餐過程通常也充滿著愉快,我也只能分別這種比較大的不同,如果在細分下去我覺得外國的文化跟台灣的文化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不混為一談。
外食有很多特徵,有性取向的也有想偷懶的主婦和想要使喚人感覺的顧客,還有很多因素,使得外食這個行為能得到解釋。有的人為了約會,會去比較正式的餐廳,讓同行的異性對自己有一種特殊的認同感,方便達到外食的目的,外食在這可以說是一種手段吧!?一家人對於媽媽平常的菜會有重複的感覺,而媽媽有時也會想偷懶一下,所以可能全家會一同外出用餐享受別人為自己服務的感覺,使得用餐的過程中夾帶著一點社會關係的改變;但對於向我們這種在外地的學生,外食就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行為,因為一般大學生都是住在套房很少自己開伙煮飯,於是最便宜的ethic café則是我們最常去的地方,便宜、快速的送餐讓我們只是為了填飽肚子而去的,有特別目的的話,就會選擇去較高級的餐廳,所以餐廳的分類中,並不是指侷限於某些特定階層,但要去高級餐廳用餐的話,就必須合乎、那間餐廳的象徵意義而有所打扮,穿著、談吐都會比較接近餐廳所要接待對象的形象,如去福華飯店吃飯,一定會跟與自己有某種目的意義上的人一同前往,穿著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的,會跟自己去吃路邊攤和去飯店的人一定有不同的相關目的。
我覺得大部分的餐廳分為兩類,只注重在消費分層的顧客:用價錢來限制顧客;以及著重於顧客的社會地位:會員制的餐廳,沒有與社會地位對等的經濟能力,是不可能入內消費的。因為現在的資本流動迅速,所以餐廳會用這兩種分類來區別田橋仔與上流社會。

食物作為象徵符碼

December 12, 2005

915530 劉于銘

我的reading-report是以”食物作為象徵符碼”為文本。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所要表達,甚至是拋出來討論的議題,其實是從食物在社會中如何界定其所處的社會階層以及形成這種階層其背後的社會因素,以美國社會的例子,做一個討論。
首先,有一個問題要先解決,也就是食物的價值在定義的個這個過程,並不能單單只從金錢多寡來界定,這種交換價值的決定,是由什麼因素來決定的呢?
作者對此問題提出了一些看法,物品的交換價值決定於他們的有用性,而有用性取決於此物品在整個象徵體系中的位置,也就是和人的象徵關係,這種關係是建構而成的。文中作者舉了一個例子幫助了解這種情況,以褲子屬於男性而裙子屬於女性為例子,這件事情並不全然關聯到褲子或著裙子的物質特性,關係到的,其實是這些物品在整個社會中所被賦予的意義,褲子屬於男性而裙子屬於女性並非由於其滿足了哪些實質上的需求,而是這類模式顯現了某種社會關係。而作者更斷言,整個人類社會中,其實所有的東西都是被賦予意義的,所有的東西,其實並非以其本質意義在流通,流通並且賦予其價值的,使其能夠明確定義其有用性的,其實都是被人類所建構的,加諸於此的一種文化體系的象徵意義。
而此類情形在食物上作者以美國社會為例子,所謂的經濟學所宣稱的諸如機會成本此類的說法,其實都只是一種次要的構成,而其實主要的構成仍舊是在於這些食物,在整個社會中所處在的相對位置。
舉例而言,以牛馬豬狗等動物在美國社會中的情形而言,決定其可時用於否以及其有用性等等的最重要因素,其實也就是在於其和人類社會之間的互動,和人類社會的相對關係,建構了一種道德性的因素,牛和豬,由於和人們社會的關係並不如狗和馬的密切,因此被視為是可食的,馬則被視為是不該食的,而狗由於和人類社會關係最為密切,因此不僅僅被視為是不該食的,甚至會被視於是罪惡的,不道德的。若更深入討論,更可明白牛肉在社會所認定的範圍內之所以較豬肉高級,主要也是因為其更加遠離人類社會,是一個相對客體化的概念。
而另外一個面向而言,也正因為食物價值與其在符號體系的象徵意義和社會中的相對關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相同的物品,在不同的文化中,也被賦予著不同的意義,舉例而言,作者在文中所言,印地安人可能會對美國人對於狗的態度感到不可思議,而美國人可能對法國人吃馬肉的行為感到不削,甚至是鄙視,不同的文化中不同的相對關係,也決定了文化型塑的過程,以及此文化中的人以及實物的關係,以及對實物的態度甚至階層。